8月18日傍晚,佛山南海穗盐路三角咀出口上演了一幕暖心救援:网约车司机朱和兴在等单时,收到志愿者平台发出的求助信息——“附近630米,有人急需帮助!”他毫不犹豫按下导航,迅速赶往定位点。
到达现场后,朱和兴看到一位女子骑电动车摔倒在路边,痛苦地呻吟。“你哪里不舒服?”朱和兴快步上前,蹲下身仔细询问女子状况,得知对方可能是左腿骨折。在确认伤者无明显外伤、出血、头晕等症状后,他叮嘱女子不要移动,并马上做好现场防护。待救护车来后,朱和兴立即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平稳转移上担架,送上救护车。看着救护车驶离,他才默默返回自己岗位。
朱和兴是佛山市新业态劳动者院前急救服务队队员。这支服务队于今年7月24日由佛山市新业态行业工联会牵头成立。目前,服务队队员包括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共计75人。队员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查看附近是否有需要急救的情况,及时伸出援手。
朱和兴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得知工会组织培训,他第一时间报名,并成功加入该服务队。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已经参与了三次急救。8月7日,在南海狮山为一名受伤老人止血;8月14日,在南海千灯湖地铁口附近帮助一名右脚指骨折且带有五岁小孩的妇女;8月18日,在南海穗盐路帮助左腿骨折女子。
网约车司机曾宪炬也有四次参与急救经历。让他印象深刻的是8月10日在广佛路与佛山一环交界路口的一次急救。“当时我跑单经过,看见电动车和面包车相撞,跟乘客协商后我立马掉头赶回现场。”曾宪炬回忆,到现场发现有人手脚擦伤但无大碍后,他把人扶到一边休息,然后把车从路中间移到路旁,防止妨碍交通,等待交警和救护车处理事故。
两车相撞事故常在街头上演。8月11日中午,外卖骑手李枫节在送单途中遇到同行电动车跟其他电动车相撞,他用随身携带的急救包为伤者清理伤口,并帮助撞车的外卖小哥继续配送订单。“加入新业态劳动者院前急救服务队,参与急救活动,能帮助同行和有需要的人,我感到特别有意义!”李枫节说。
“救护车从接到120的调派信息距离到达现场的平均反应时间大概是14分钟,而新业态劳动者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快速到达现场施救,有效争取急救时间。”佛山市新业态行业工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组建新业态劳动者院前急救服务队之前,经常有新业态劳动者反映在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市民,但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提升新业态劳动者的急救能力,佛山市新业态行业工联会联合佛山市急救中心开展了两期院前急救培训活动。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踊跃参与,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与实地参观,全面掌握院前急救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获得急救培训证书,并纳入新业态劳动者院前急救服务队。
如今,这支新业态劳动者院前急救服务队正以实际行动,为佛山这座城市增添温暖与安全。
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霍嘉琪 诸晓柔
粤友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